近年來,隨著房地產的快速發展,防水行業也是不斷壯大與做強。可以說,防水行業的發展與房地產是息息相關。 但是今天,房地產,特別是房屋建造方面,將迎來歷史性的變革,那做為防水企業,該從哪做起,才能適應未來房地產的變化呢?
6月23-24日,第八屆中國房地產科學發展論壇暨第三屆中美房地產高峰論壇在江蘇省常州市舉行。來自中美兩國一千多位房地產企業、中介企業、設計施工單位、建筑部品企業、金融機構、科研機構的代表,圍繞中國“十三五”規劃和中美雙方關心的話題進行了探討交流。其中一些與防水相關的方向性的問題,值得我們防水企業深入研究與探討。
裝配式住宅作為中國房地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成為大會研討的熱點。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劉志峰會長就推進裝配式建筑建設發展,加快房地產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抓住房地產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調整供應結構,提升有效需求,使房地產供應與需求相適應。
中國建設科技集團副總裁、標準院院長孫英在主持論壇時強調: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傳統建筑業粗放的發展模式難以為繼,轉型升級勢在必行。新型建造方式的變革已經迎來快速發展的戰略機遇期,將成為城鄉建設領域技術創新和轉型發展的重要亮點。
劉東衛:理清本輪建筑工業化的終極目的
標準院總建筑師劉東衛作為首位發表主題演講的專家,介紹中國的房地產業及建筑工業化,無論從政府推動角度,到設計方、地產商的實踐角度,都進入了歷史性革命的時期。當前發展建筑工業化或裝配式住宅,應該特別關注三個方面的重大課題:
第一是基本質量品質的理念和技術認識,從基本的認識上不能只糾結于成本和技術;
第二,推進新一輪的建筑工業化和裝配式住宅的發展,一定要緊緊圍繞著工業化的新型生產建造方式,一定要通過集成的技術、集成的解決方案,現在從實踐上看做裝配式過于關注結構的主體,甚至好多地方在做毛坯房,管線各方面不是用整體系統工業化的生產建造管理的基本方式解決;
第三,當前的建筑工業化和裝配式住宅發展一定要可持續發展,要關注建筑的長久壽命,要往可持續發展建設的方面思考問題。
肖明:走出PC的理解誤區
成本高是推動裝配式建筑發展的一大阻力。在肖明看來,成本可以通過設計和技術來管控。他說:“與傳統項目相比,裝配式建筑可降低80%的后期維修費用,預制外墻構件可99%的外墻滲漏事件;可節約20%的建造時間,降低25%的人工費用;實現節能、節水、節地、節材、減少建筑垃圾,有效增加了環境效益。”
王喆:鋼結構2.0打造優于傳統住宅的居住感受
在國外,鋼結構住宅發展應用已有幾十年的時間。在我國,室內露梁柱、外墻露水、房間漏水、房間隔音差、墻體開裂……這些問題或多或少地出現在已建成的鋼結構住宅里面,直接影響了鋼結構住宅的推廣。
標準院鋼結構所所長王喆說:通過戶型、結構、外圍護以及內裝的綜合解決方案,使室內無外露的梁柱,實現可變的室內大空間。同時通過集成技術,解決以往鋼結構住宅隔聲、保溫、防水等方面的使用功能問題,打造優于傳統住宅的居住感受。“不斷提升鋼結構住宅的品質,讓老百姓居住得更舒適,是我們一直努力的方向。”王喆說。
魏素巍:SI裝配式內裝區別于傳統內裝的幾大特點
SI是支撐體S(Skeleton)和填充體I(Infill) 分離,支撐體部分具有百年以上的長期耐久性,內部的分隔墻、地板、廚衛及各類管線等填充體具有可變性。SI的施工工序是干作業,許多原來在現場干的工作在工廠里已完成了,再集中拿到現場去組裝,大概可節約20%到30%的工期。由于SI住宅體系的主體、管線、內裝三分離設計理念,管線排布一目了然,易于發現問題,便于維修。裝配式內裝采用同層排水,有效避免糾紛,解決了管道噪音等問題。衛生間采用整體設計,2500噸高壓整體成型防水底盤杜絕漏水滲水。